【资料图】
南美洲国家阿根廷今年将面临大选,更换政府,选情错综复杂。在议会的中期选举中,被认为是“极右翼”人物、“自由前进党”推举的候选人米莱异军突起,取得超过
其实,对于如此态势,静观就是,无需紧张,更不必担惊受怕。
大选是别国的事情,由相关国家的选民决定结果,我们的政策是从不干涉他国的内部事务,是完全尊重每个国家人民的意志,对阿根廷当然也不会例外。
阿根廷实行的是代议制民主,由总统主政,每四年换一届政府。也就是说,每隔四年,国家就要举行一次大选,通过全民性质的投票,决定总统、副总统和参众两院的组成人员。
阿根廷的政党林立,各个政党自有政治主张和执政理念,自然会有“左、中、右”之分。每次大选,多达数十个的党派各显其能,让人眼花缭乱。
很长时间以来,阿根廷的两个主要政党,坚持庇隆主义的正义党和激进公民联盟(即“激进党”)两个主要政党曾经轮流当政,尤以正义党的执政次数为多。众所周知,传统政党的理政思维和方式,在阿根廷引起的反响非常不一,被相当部分选民反对、抵制,乃至厌恶,人民多在思虑改变,造成政府的更迭,性质各有不同。
米莱被视为“美国的特朗普”,或者“巴西的博索纳罗”,推举他为候选人的“自由前进党”提出废除央行、推进国家经济“美元化”、大幅度减少公共开支、允许自由购买武器、禁止堕胎、器官市场合法化等激进、甚至“怪异”的政治主张,在部分选民,特别是在厌恶传统政客的贫困地区年轻人中获得好感,于初选中独领风骚,表明了一种风向,态势预示着获得最终胜利的可能,但还并不能说就将稳操胜券。
确实,米莱在竞选过程中说过一些不利于阿根廷与中国关系和合作的话,类似于要“冻结”与中国的合作势头等,但同时表示“尊重私营企业的决定”,态度颇为矛盾。从其政策主张和表态看,如果他当政,可能会对阿根廷与中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产生某种阻滞。但是,选举过程中的言论与开始执政后的现实往往差别极大,而且阿根廷与中国“共赢”合作的成果鲜明地摆在那里,无人能够不予重视。此外,在涉及阿根廷的核心利益方面,任何人也不能完全无视中国的理解和支持,诸如马岛问题。如果米莱真的想领导阿根廷取得经济面貌和外交层面的进展,他也离不开与中国的全面合作。
“天要下雨,娘要嫁人”,外国的事态变化由不得我们。无论阿根廷的政局出现何种变化,我们都无需紧张。推进中阿合作,推进我国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的友谊,依然应该是我们的不变方针,而且需要继续大力加强。
米莱能否在